妙鸭相机出圈,带火了 AI 写真。


万万没想到,资本追捧的却是万兴科技,皆因之前在 Google Play Store 上线了一款 AI 艺术照片生成器 Pixpic,相当于海外版的妙鸭相机。


如此一来,万兴科技也被贴上 AI 写真的标签。


那么,万兴科技的 Pixpic 到底能不能打?万兴科技积极拥抱 AIGC,面临哪些挑战?高光之下,万兴科技又有何隐忧?


站上“风口”,再成资本的“宠儿”


万兴科技,被誉为“中国版 Adobe”,一度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。


2018 年 1 月,万兴科技登陆创业板,发行价为 16.55元,上市之后股价持续上涨,仅耗时三四个月就创下 167.70 元的历史高点。


资本盛宴之后,则是一地鸡毛。


万兴科技的股价不是在下跌,就是在下跌路上,2022 年 10 月最低探至 24.32 元,缩水幅度高达 84.50%。


所幸,AIGC 成为互联网的新“风口”。


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,预计 2023 年中国 AIGC 行业核心市场规模为 79.3 亿元,2028 年将达 2767.4 亿元。


而万兴科技,又有了新故事。


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代表之一,万兴科技虽然在国内的名声不显,但在海外颇有市场。


旗下的万兴喵影、万兴播爆、万兴 PDF 等软件早早拥抱了 AIGC,可谓 AIGC 落地的推手之一。


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表示:“随着 AI 时代的到来,未来应用软件领域将成为大模型商业落地的必经之路,AI 行业将呈现若干大模型+海量小应用的趋势。AI 赋能之下,创意软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。”


于是乎,万兴科技否极泰来。


此背景下,公募、私募、游资、社保等多路资金不断捧场:以 2023 第一季度为例,万兴科技的股东数量为 2.7 万户,同比增长 14.66%;前十大流通股东有七家换了新人,并合计持有 3945 万股,环比增长 3.92%;


1.jpeg

出海痛点很多?点击这里解决


多方合力之下,万兴科技的股价一度暴涨超 400%,更是在 2023 年 6 月 20 日触及 172.20 元,刷新历史记录。


尽管如此,其声量在互联网依然不大,毕竟产品主要服务北美、南美、欧洲等地区。


直到妙鸭相机走红,成为新一代现象级产品,外界才关注到万兴科技更早就发布了类似的产品,仅需上传 5 张~10 张照片即可,而妙鸭相机要上传 20 张照片。


然而,同人不同命。


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显示,Pixpic 针对主要客群欧美人做出特定生成优化,在 Google Play Store 付费应用的排名不高,截至 2023 年 7 月 24 日的累计下载量超 5k 次。


这与妙鸭相机的炙手可热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
从流量变“留量”,须经受三重考验


不过,资本对万兴科技的捧场能维持多久,尚未可知,但类似的证伪早已有之。


中信建投证券表示:“我们发现在新技术爆发早期,图片编辑类应用最容易出圈,如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早期的脸萌。”


如今,脸萌已成为时代的“眼泪”。


事实上,妙鸭相机也好,Pixpic 也罢,都面临同样棘手的问题。


首先,需求低频。


头像、写真、登记照、艺术照等不是刚需,不可能每天都有需求,用户黏性远不如社交、外卖等高频需求。


低频的属性,就决定产品出圈容易、持久难。


一名产品经理告诉锌刻度:“大多数低频 APP 是小而美的存在,即便出圈也是高下载与高流失并存,用户蜂拥而来,又四散而去。”


事实上,昙花一现的图片类现象级产品举不胜举,远的有脸萌、美图秀秀等,近的有 Lensa AI。


Lensa 是一款老牌图像软件,2022 年 11 月下旬新增了 AI 功能之后,凭借AI自拍风靡全球,曾连续两周位列美国 App Store 免费榜榜首,2022 年 12 月下载量突破 1700 万次,全球日流水突破百万美元。


但好景不长,仅过了一个多月,Lensa AI 的下载量就跌破了 200 万。


需求低频之下,“妙鸭相机们”的未来,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
其次,付费比免费的挑战更大。 


正是考虑到高流失的特性,Lensa AI、妙鸭相机、Pixpic 等不约而同走了付费变现的路线,避开流量价值较低的天然不足。


问题在于,付费比免费的挑战更大。


由于种种缘由,国内用户往往缺乏对工具类产品付费的意愿和习惯,而国外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。


以万兴科技的虚拟 AI 伙伴软件 TruMate 为例,收费标准为 4.99 美元/周或 39.9 美元/年,2023 年 3 月 24 日至 7 月 24 日,下载量近 20 万次,收入近 15 万美元,由此推算付费率也不算高。


如果提高付费率,延续商业价值,仍需要“万兴科技们”深思。


2.png


再次,低竞争门槛。


AI 写真主要是通过 AIGC 技术给图片迭代,并进行脸型优化,符合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文化的审美,再添加高斯噪声,从而达到一键批量换脸出图的目的。


不难看出,这个技术门槛不高。


据《2023年AI应用市场洞察》的数据显示,随着 DALL-E和Stable Diffusion 模型的迭代与成熟,Al+图像应用市场繁荣发展,2023 年上半年相关应用超过 150 余款,下载量突破 1 亿次。


这么一来,则面临激烈的同位竞争。


更为重要的是,系统平台可以轻而易举地挤掉第三方应用。


譬如,当年 iOS 6 推出一项全新服务 Passbook,足以满足优惠券管理的需求,用户无须再安装第三方 APP。


依赖买量,万兴科技的软肋


除了近虑,万兴科技的远忧也不容忽视。


一方面,流量成本高企。


据万兴科技的业绩预告显示,2023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 30%,净利润为 3500 万元至 5200 万元,同比增长 199.23%~344.57%。


这份业绩预告,粗看可圈可点。


但细究的话仍有不足:2023 年第一季度,万兴科技营业收入为 3.55 亿元,同比增长 35%;净利润为 2085.58 万元,同比增长 686.26%;扣非净利润 1798.50 万元,同比增长 306.80%。


这意味着,第二季度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双双有所放缓。


更为重要的是,万兴科技的毛利率常年维系在 95% 上下,连贵州茅台也有所不及,但净利率却拿不出手。


以 2023 年第一季度为例,万兴科技的毛利率为 95.71%,净利率为 7.04%,毛利率与净利率的相差巨大。


之所以如此,与流量成本高企有莫大的关系。


2022Q2~2023Q1,万兴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1.34 亿元、1.47 亿元、1.68 亿元、1.71 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48.31%、49.45%、49.25%、48.21%。


而销售费用的主要去向就是买量,谷歌为其最大的营销渠道,从而导致万兴科技的利润大部分被吞噬。


3.jpg


另外一方面,大股东减持。


通常来说,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对公司的了解更深,一举一动都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,因而其减持往往被外界视为对公司的前景信心不足。


2023 年 7 月 25 日,万兴科技公告,董事长吴太兵减持股份数量为 206 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 1.50%,而一致行动人家兴网络已减持 55.54 万股,兴亿网络已减持公司 276.74 万股。


总而言之,生成式 AI 正在起势,推动 AIGC 不断变革,“AI 2.0”已势不可挡,考验着“万兴科技们”的底蕴与进取。


毋庸置疑的是,AIGC 落地又进了一步。